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南美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53|回复: 0

【重温旧梦 】王家儒:美国艺术之旅(四十八):高贵的收藏——The Frick Collection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6-1-19 18:47:49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小编:王家儒教授是我省著名的画家、文艺评论家。他曾在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游学美国三个月,游走在美国各地,徜徉在各大美术博物馆里,面对异国的风土人情及世界各国艺术大师们的杰作,他都用心体验和感悟。诚如他所言:在每天的晨、晚,甚至车途中都分秒必争地记下这些杂乱无章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憾”。回国后,根据这些所谓“杂乱无章”的图文,由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知行艺术交流中心、德国古桥出版社共同努力下,结集出版了《灵魂的对话》美文游记。此书甫一交付印梓,即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凡响,受到各界的好评与肯定。

时隔两年,王教授又踏上大洋彼岸的这片土地,开启了他新一轮美的历程。我们有幸编排他的这些图文,在第一时间跟随他的脚步,再来一次刻骨铭心的灵魂对话,再做一趟诗意盎然的精神河床的穿越,再来一回审美情感不期而至的邂逅吧。




1.jpg


王家儒  男  海南省海口市人。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美国艺术之旅(四十八)

高贵的收藏——The Frick Collection

王家儒


人与人之间交往与相处讲究缘份,而有时候这种缘份只需要一个善意的微笑。
那天我正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的雷曼收藏厅里专注地欣赏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野兽派等大师的作品之时,恰好看到旁边有一约莫六、七十岁的女艺术家在临摹点彩派大师修拉的一幅风景作品,虽然是刚拉开架势,但其敏锐的色感及放笔直取的强悍之风让人刮目相看。

2.jpg



纽约女艺术家Madeline York正在与美术馆工作人员分析修拉的作品



一般来说,在博物馆里所见到的大多数为临一些古典派的经典名作或印象派的作品,直奔后印象及现代派作品的极少,尤其是像她这种快意雄风的作派。老太太瘦小干练、气质优雅、精神抖擞,有点像E德库宁的味道。我立其身后微笑地注视着她麻利地挥洒,也许是感觉到了那善意的微笑,她较过头来笑着问我:“画得怎样,你喜欢吗?”与上次那个华裔女画家截然不同的表述风格,直接了当而又带点试探的口吻,得到我的肯定与赞赏并知道彼此是同行后,她兴高釆烈地与我一边海侃,一边拉着我到原作前做比较分折,谈到得意之处还从袋中拿出ipad让我分享她创作的作品。快人快语的她果然不同凡响,其作品色彩肆意刚猛,笔法舒展无羁,深得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的精粹却又颇具个性。看完作品后遗兴未尽又翻出一张其青春年华时的照片,年轻时还真是美貌灿然。

3.jpg



关馆时间到了,Madeline York正在收拾画材工具。


交谈之中得知她是纽约的艺术家,名叫Madeline York。近期每逢周三中午就过来临摹半天大师的作品,平时则在家搞创作或外出写生,还专门预约绘制肖像。她坦言因原作价格较高有些人买不起,故每创作一幅作品就定制十幅限量版的仿真印刷并签上大名,这样她的粉丝就能轻轻松松地拥有其作品,说到此,她还再次强调一下每张作品只限十幅仿真品绝不能再多。最后当其得知我自费来考察各大博物馆的行为很受感动,就建议通过电子邮件与她联系,明早9点30分带我去一个规格与质量非常高的《The Frick Collection》博物馆。考虑到电子邮件联系不方便及各种因素我只好谢谢她并按她写下的地址自行去参观。

4.jpg



这是Made York通过邮箱发来她最后已经临摹完成的修拉的作品


这家对我来说相当陌生的博物馆位于纽约市中心第六大道,原本是一位匹兹堡的工业巨头Henry Clay Frick(1849一1919年)的私人豪华住宅,属于纽约镀金时代一座带花园的大厦,环境安静优美,可谓闹中取静。他生前喜欢艺术品且品味极高,收藏的定位乃古典大师的一流作品。与博物馆相邻的还有一座以其老爸命名的Frick Art图书馆,里面有大量的关于艺术及工业方面的书籍、图片资料,免费向社会开放。
美国早期那些商人、企业家、工业、金融等大亨大多都喜欢艺术收藏,故这类私人性质的艺术博物馆比较普遍,本来也没太在意其规模。没想到那天一进去就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维米尔的作品,被惊得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据考证维米尔的存世作品仅36幅,许多著名的大博物馆至今都没有他的作品,这一个私家收藏馆就有他三幅作品:《音乐课》、《军官和正在笑的女孩》、《女士与她的女仆》,能一下子相信吗?

5.jpg



纽约The Trick 私立美术馆


该建筑虽外观简约大方,里面却宽敞豪华,有各式小花园、喷水池,满满的是欧罗巴式的优雅与精美。那些价值连城的名画分别陈列在几个大厅及二十多个房间里,除了维米尔的作品外,还收藏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各个时期大师的蛋彩画、油画、素描手稿作品以及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贵支、凡戴克、哥雅、康斯博罗、雷诺兹、康斯太勃尔、透纳、德拉克罗瓦、库尔贝、柯罗等大师的杰作。好一个琳琅满目!Frick果然有好眼力,所收藏的决非泛泛之作而均为精品力作。除了绘画作品外,他还收藏了部分古典雕塑作品及许多欧洲的古典家具、各种名瓷,俨然是一个高贵的艺术宫殿。
算起来,他开始收藏艺术品时已是20世纪初,这些古典大师级的作品已成定论而被各国大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所亲睐,故每“夺人所爱”一幅作品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其竟然还收藏了这多优秀的作品。Henry Clay  Frick该得有多大的财力与气魄才能了此心愿。简直不可思议!
我在想,促成今天这个珍贵博物馆的建立,除了他个人这种超人的能耐外,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对人类创造文明的肯定、对文化艺术的渴恋与景仰及全民素质教育的提高都有紧密的关系。要不然,纵使他再有丰富的收藏,其后代出一二个浑浑噩噩之徒或者败家仔不把他这些东西拿去卖了已算万幸,更别说要继承光荣的传统并将其捐赠出去,对全社会开放让每一位公民都得以分享。

6.jpg



17世纪荷兰画家的作品,明显带有维米尔的风格。


也许是基督教的信仰与精神, 西方文明中有一点非常可贵的精神是回馈社会。许多富有者都有这一种信念:感谢上帝与社会给予他的财富。故其生前死后都源源不断地将手中的财富或捐赠给教堂、学校、医院、图书馆;或广泛收集各国不同文化的历史文物、艺术作品成立私人博物馆,最后又捐赠给大博物馆或向整个社会开放。
其实咱们国家历史以来富可敌国的商贾并不少见,除了部分能以各种形式行善布施之外,有多少人有此高瞻远见的意识与胸怀去回馈社会甚至祼捐,有终极关怀的情愫去建立教会学校、教会医院、公共图书馆让贫民免费得以分享。建立各种规格的私人收藏博物馆以收集濒临灭绝的文物与艺术品,最后又将其捐献给国家或向全社会开放。
与其高品位收藏相对应的是这里的参观者不像其它大型博物馆一样因大批旅游者的介入而热闹非凡,显得较为清静。来者不乏有身份地位的各界精英、行内高手。其中大多衣冠楚楚、举止谈吐气质非凡,对各位大师的作品均能心领神会,时不时还会用非常专业的口吻去品评与欣赏。

7.jpg



16世纪大师梅林的作品。


虽然位于车水马龙的大道旁,但其外表的朴素平凡,加上既没有在导游图册上注明也没有相对应的广告宣传,故一般外来者是难以发现这“风水宝地”的。
我想,要不是那天那善意的微笑就不可能有缘份结识Madeline York艺术家,不认识她也就不可能得以这个机会欣赏到维米尔及诸位大师的作品,尽管我在纽约呆了十多天。
人与人交往的确需要缘份,但缘份也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不应是一味的等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