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南美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61|回复: 0

【重温旧梦 】王家儒:美国艺术之旅(四十三)——别开生面的艺术课堂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6-1-7 10:54:58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小编:王家儒教授是我省著名的画家、文艺评论家。他曾在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游学美国三个月,游走在美国各地,徜徉在各大美术博物馆里,面对异国的风土人情及世界各国艺术大师们的杰作,他都用心体验和感悟。诚如他所言:在每天的晨、晚,甚至车途中都分秒必争地记下这些杂乱无章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憾”。回国后,根据这些所谓“杂乱无章”的图文,由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知行艺术交流中心、德国古桥出版社共同努力下,结集出版了《灵魂的对话》美文游记。此书甫一交付印梓,即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凡响,受到各界的好评与肯定。

时隔两年,王教授又踏上大洋彼岸的这片土地,开启了他新一轮美的历程。我们有幸编排他的这些图文,在第一时间跟随他的脚步,再来一次刻骨铭心的灵魂对话,再做一趟诗意盎然的精神河床的穿越,再来一回审美情感不期而至的邂逅吧。




1.jpg


王家儒  男  海南省海口市人。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美国艺术之旅(四十三)

别开生面的艺术课堂

王家儒


美国的众多美术博物馆除了给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提供免费临摹条件外,还有专门为各种层次的人提供讲解服务。在馆里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工作人员特为残疾人提供周到的各种服务,有时甚至是一对一的细心讲解世界名画。这种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权益、不因为身体原因而失去欣赏艺术机会的行为的确让人感动。


2.jpg


波士顿博物馆里面有专门人员为残疾人讲解艺术作品


波士顿美术馆除了提供这些常规的服务外,还在每个星期三别开生面地增设了一些让人“羡慕并不嫉妒”的项目。比如“Arts toolbox cart”就很有意思,每到这一天下午,馆里的专业人员就推着这样一部满載着各种油画材料工具及一幅临摹伦勃朗头像的作品之车子到17世纪荷兰绘画作品的展厅,端坐在那里专门讲解及回答有关油画作品的材料工具问题及油画绘制的步骤与过程。

3.jpg


17世纪荷兰厅里工作人员正展示古典油画的材料工具及做画方法、层次、步骤。


那天下午约6点左右(该馆这一开放日延至9点)无意之中刚好碰到此项活动,开始我不太了解该项目的目的、服务的性质与对象范围,(因为每个博物馆都设会员制,可以免费为会员提高许多服务)所以不敢贸然上前打扰,只是站在不远的地方等待与观望。估计可能时间尚早,没发现前来的咨询者,显得有点冷清。望着车台上那幅尺寸并不太大的复制油画作品,心里一直在渴望有人前来打破这“艰难的等待”,过了大约十几分钟仍未见开张,这时的确忍受不了那幅画的诱惑于是硬着头皮走上去搭讪。还好,该女士不仅和颜悦色而且还耐心详细地回答我提出的许多问题,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那幅油画就是专门为展示古典油画的绘制过程与方法而设计的。该油画约30多公分,上面整齐地用线条从右下角往左上方分割成许多条带格,第一格为纯净的亚麻底市,第二格乃在画布上涂上底料,第三格为在画布上起稿的轮廓线条,第四格为油画单色素描效果,第四格乃薄敷第一遍色彩的效果,第五格为继续深入刻画的效果,第六格为油画技法处理效果,第七格为最后完成效果,第八格乃在上面涂上达玛光油之类的保护层。为了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各种油画材料,该流动艺术车的台面上还整齐地排列着许多装有色粉的玻璃瓶子,研磨色粉的工具以及调配色粉的各种媒剂,并可供直观的一试,真可谓方寸不大却一目了然。其不但让观众直观地认识到油彩的材料、工具特色及制作工序方法,还清晰地了解古典油画绘制的每一步骤、过程与方法。这种简单明了的科学剖析方法让每一位参观者倾刻豁然开朗并记忆深刻。

4.jpg



即使是一个人,工作人员依然很热情并周到的为她服务,体现人的平等权利及人性关怀。



一个博物馆竟然能将这么复杂的油画专业知识简单明了并形象地普及到每一位外行观众的方式的确让我感慨万千。想想我们的大学艺术教育往往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开设那么多理论、史论、技法课程却始终没有把油画的来龙去脉、材料技法讲明白,关于油画的真相说法变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学子学了四年油画还真不明白这些基本的原理与真相。

5.jpg



每到这一天,博物馆工作人员就推出服务车为广大市民服务,看上面写着:请加入一起画画。



除了像这种“艺术车”的形式外,还有诸如“家庭艺术车”等许多名堂的项目,目的就是通过各种贴心的方式、途径让艺术进入广大民众的生活中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及精神生活水平。

6.jpg



博物馆每到这时就会推出多项益民活动,千万百计努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及对美的热爱。



还真是应了“好戏还在后台”的谚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竟是该馆后面隆重推出的“模特写生”课程活动。星期三晚上恐怕是波士顿美术馆最热闹及美好的夜晚,馆方工作人员早早就准备好各种画板、夹子、素描纸、素描笔之类的工具整整齐齐的摆在霍默作品的厅里,其隔壁就是沙金特作品的展厅。当我还在沉湎老沙那些精彩的作品之中,转过身来突然发现有个中老年人坐在中间门隔那里脱鞋袜,还没等想明白为什么在这高雅的地方有此不谐和之音,他突然迅速将上半身脱得精光。我想这回可玩大了,正准备看如何收场。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三步并二步走到霍默的作品前头展示其“健美”造型,原先端坐前方的几个苍苍白发老者马上拿起画笔比划,后知后觉的我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是今晚的“模特明星”,正为诸位艺术家及美术爱好“激情奉献”。除了原先的铁杆画迷外,后面还陆续来了不少人参与。此时此刻场面很安静,所有的画家都不愿错过这个机会而聚精会神地画着,功夫好的画全调子素描,基础差点的画局部或简单的速写。令人动容的是那些老者,个个早就端坐前头、几乎气都不喘一下地投入工作,一脸神圣的虔诚。负责指导的中年女教师则在后面坐镇,时不时帮忙前来请教的学生。这种专业与非专业混在一起上课的方式挺有意思的,各有所需、和谐共处。参与的画家可谓“名种齐全”,各种肤色、年龄结构者均有,还不缺乏女性画家。现场就看到有几位年轻的亚裔女“票友”在一板一眼地描画。

7.jpg



写生团队里不乏女性艺术家



与指导老师聊了一会才知道这种艺术课堂是一种常规活动,每次约三个小时左右的模特写生,先来后到者均可直接受用,不需要什么身份与申请。该课堂目的是为那些有艺术追求却又没有条件的爱好者提供学习与研究人物、人体写生的机会。每到这一天,忙碌完身边工作的艺友就聚会在一起切磋技艺。考虑到大家带各种工具比较繁琐,故博物馆课堂事先为他们准备好一切工具以方便他们学习。知道我是这个专业的老师,她一直盼望我也拿工具当场秀一把,可当时己欣赏了一整天大师的画作品,又累又饿,加上里面也不乏高手不敢贸然出手,故只能作谢罢了。

8.jpg



博物馆里免费提供的人体或人物写生课



看到博物馆给他们提供这么好的艺术氛围与条件,既可一边看着大师的经典名作,一边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真是羡慕极了。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比起学院的课程更有刺激性与趣味性,任何人都可在没任何压力下任凭自己的艺术思绪飞翔,放纵自己的情感在纸上自由流露。至于是否画出一幅完美的好作品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已经真切地体会到艺术给自己心灵带来的快乐与慰藉。

9.jpg



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一起共同写生


波士顿美术馆真够牛,在不动声色的各种艺术活动中做了一件惠泽千秋万代的大事,让人们饥渴的心灵得到抚慰,让人类的精神家园不至于荒芜,让人类的文明在美的润泽下得以无限绵延。

10.jpg



波士顿博物馆里老师正在辅导学生临摹大师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