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南美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32|回复: 0

【重温旧梦 】王家儒:美国艺术之旅(四十):天才还是任性——毕加索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5-12-19 23:18:38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小编:王家儒教授是我省著名的画家、文艺评论家。他曾在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游学美国三个月,游走在美国各地,徜徉在各大美术博物馆里,面对异国的风土人情及世界各国艺术大师们的杰作,他都用心体验和感悟。诚如他所言:在每天的晨、晚,甚至车途中都分秒必争地记下这些杂乱无章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憾”。回国后,根据这些所谓“杂乱无章”的图文,由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知行艺术交流中心、德国古桥出版社共同努力下,结集出版了《灵魂的对话》美文游记。此书甫一交付印梓,即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凡响,受到各界的好评与肯定。

时隔两年,王教授又踏上大洋彼岸的这片土地,开启了他新一轮美的历程。我们有幸编排他的这些图文,在第一时间跟随他的脚步,再来一次刻骨铭心的灵魂对话,再做一趟诗意盎然的精神河床的穿越,再来一回审美情感不期而至的邂逅吧。




1.jpg


王家儒  男  海南省海口市人。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美国艺术之旅(四十)

天才还是任性——毕加索

王家儒


为了展现大“玩家”毕加索卓越的创造力,纽约现代美术馆近期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毕加索雕塑艺术回顾展。展厅里观者如云、叹声不绝。

2.jpg



毕加索的雕塑素描稿


作为一个画坛神奇人物,毕加索以其百变不疲的狡㸃与我们开了一个个大玩笑。他那说变就变的招数实在太多了,谁也说不清他下一个打的是什么牌。有时他郑重其事地宣称其艺术主张,有时却又说这一切都是忽悠观众的。这虚虚实实谁也无法去追究,但其每次一出手总是惊世骇俗,让我们自叹弗如。

3.jpg



画与塑结合一起的作品


一百年来,他的艺术及其“浪漫的私生活”也一直是超出艺术家们的圈子而成为广大受众乐此不疲的话题。在各大博物馆里,他与梵高无疑是“大众情人”,差不多每位参观者都要与他们的作品一起拍张相片作为纪念才感觉不枉此行。估计是多年来强大的宣传攻势所至,可以说他俩在公众的视野及知名度上是谁也无法比拟的。在纽约现代博物馆的大厅里,有些观众甚至只是专门来到毕加索的《卡威浓少女》及梵高的《星空》作品留一下影就溜之大吉。至于广大观者是否真正理解或喜欢他们的艺术就不得而知了。


4.jpg


立体派效果雕塑作品

5.jpg


任何烂材料到他手中也能变为艺术品


毕加索的画作经过多年的展示、出版及强势的宣传,估计谁也不会陌生。至于他的雕塑作品一般来说也只是偶尔参插在绘画作品中未现全貌,故而对广大受众留有很大的预期空间。纽约现代博物馆这次策展无论从学术角度、商业价值或者娱乐性都是很成功的。这批大大小小不少于200件的各种材质的雕塑作品对观众来说比起那些绘画作品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及冲击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绘画作品广而知之而消解及缓和了审美的刺激度及新鲜感,另一方面雕塑的多角度观赏特点使其与“立体派”审美形态更为紧密与吻合,再加上其所采用的均来自大众“熟之不睹”的各种日常用品及废弃材料,从来没有谁想过其能变为艺术品。这种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化腐朽为神奇”举措让大家惊艳之后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天才的创造性。

6.jpg



别开生面的作品


毕加索的脑袋的确有点与众不同,你很难想像他头脑中如何产生这么多古灵精怪的“形象”与灵感,并且每一尊雕塑从材料到造型、质感、节奏、色彩、体积都不相同,像个万花筒一样变幻无穷。这些作品不像传统雕塑虽可四面观赏,但最后展示的还是一个物的各个面而已,其奇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就变为“另外”的形象结构及不同的作品,的的确确是够“立体”的了。在这么多随步而变的作品中穿梭,你真正感叹什么叫天才、什么叫差距。


7.jpg


几根破木条与滚轮一结合就变为艺术品

8.jpg


烟囱华丽变身成吉它


其实让你嗟叹的还不仅是这种造型观念的多样与形式的革命,更让你惊呆的还有其特殊的“观看”方式,无论生活中那一种废弃的用品,在其敏感的视觉中总能转换为另一样造型的“艺术”,而且总是那么“恰到其份”与“意料之外”。在我们看来确实既没美感又没造型价值的东西在他手中轻松一摆一接却“华丽转身”成为一件既简约又生动传神的艺术品,让你结结实实地感到自己的无能与苍白。许多人应该看过其将单车坐垫与车头变成羊头的“惊世之作”,其实在这个回顾展中类似此的情形比比皆是。像烂烟囱变成吉他、破木头变为可爱动物、旧抽屉转世为星际人物、铁条铁棍钉子也能说变就变,看来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不是“艺术”的,关健是他“发现”了其中的玄机而我们却“有眼无珠”。他知道该如何天马行空地“创与作”出来,而我们却一脸茫然不知。


9.jpg


又是一个奇葩作品

10.jpg


想都沒想到他就变为艺术品了


这个“看”表面似简单其实深奥无比,它背后是修养、能力、智慧、观念与创造力的总和。同样一件东西大家看去没啥区别叫正常,看出其不一样的一面却叫天才。


11.jpg


无奇不有的作品

12.jpg


你想得到吗?他想到了!

13.jpg


蔚为大观的雕塑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