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南美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78|回复: 0

【重温旧梦 】王家儒:美国艺术之旅(廿五)——博物馆艺术商店中的文化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5-11-12 18:06:35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小编:王家儒教授是我省著名的画家、文艺评论家。他曾在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游学美国三个月,游走在美国各地,徜徉在各大美术博物馆里,面对异国的风土人情及世界各国艺术大师们的杰作,他都用心体验和感悟。诚如他所言:在每天的晨、晚,甚至车途中都分秒必争地记下这些杂乱无章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憾”。回国后,根据这些所谓“杂乱无章”的图文,由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知行艺术交流中心、德国古桥出版社共同努力下,结集出版了《灵魂的对话》美文游记。此书甫一交付印梓,即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凡响,受到各界的好评与肯定。

时隔两年,王教授又踏上大洋彼岸的这片土地,开启了他新一轮美的历程。我们有幸编排他的这些图文,在第一时间跟随他的脚步,再来一次刻骨铭心的灵魂对话,再做一趟诗意盎然的精神河床的穿越,再来一回审美情感不期而至的邂逅吧。



1.jpg



王家儒  男  海南省海口市人。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美国艺术之旅(廿五)

博物馆艺术商店中的文化

王家儒


国外的博物馆里面都会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文化商店,里面经营名头繁多的画册、图片、音像、儿童美术启蒙本及各类以烩炙人口的名画为名义的一切生活用品,当名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最紧密结合时,艺术做为一种具有渗透力的能量便如鱼得水般发挥最大的效能。即使是不懂甚至不太喜欢艺术的人通过这种多次亲密接触慢慢会产生感情,进而就有要了解、观看的愿望。艺术作品在借助科技与商业的力量对人们产生新的影响力是始料未及的。看到许多家庭空暇时间逛逛博物馆后大大小小在那里挑选印有名画的各种日常生活商品,看到许多人虽然没任何专业知识也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对照一幅幅通过生活用品里才了解的名画,我发现了艺术品具有一定潜在的影响力及某种不动声色的“精神宗教”力量。

2.jpg


这张招贴画很有意思,标题写着:当西方遇到东方。两种不同文化相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品质俱佳的图书、画册,看着一本本大学时代梦寐以求、印刷精良的大师画册真有点生不逢时、不逢地的伤感。真是:“当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的欲哭无泪。

3.jpg


博物馆还把当代艺术装饰到馆内的咖啡厅,让观众无时无刻与艺术在一起。


翻着一本本画册时,我突然发现除了主流的西方艺术画册外,日本的艺术在那些非主流的文化艺术中占有一定的份量,有代表着各种时代、各种艺术样式的画册及专论,特别是浮世绘风格的艺术作品、画集大行其道,从中可以看出浮世绘艺术与西方近代艺术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姻缘。除其之外,也有一些印度、波斯等国的宗教、艺术画册,唯独难于寻觅到“博大精深”的中国艺术。作为一个号称具有五千多年文化而无比“骄傲自豪”的中国人来说,看到中西文化这种不对等的现实场景,倍感这种文化的差异与交流的困顿,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要真正建立相互理解的桥梁及文化大国尚任重道远。

4.jpg


美国当代画家将日本浮世绘元素引用到艺术创作上,形成别具一格的样式。


经常看到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也看到不少艺术家春风得意的声称中国艺术在海外办展时震撼西方,并强调西方艺术家已经意识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并纷纷向咱们学习等诸类“利好”消息。给许多没机会到国外露面的人顿感“外面的世界好精彩”。

5.jpg


日本老一代的浮世绘作品


如果一个不同文化、语言的民族基本没什么机会、条件看到我们“灿烂辉煌”的艺术,那谈何了解、喜欢我们的艺术,更不要说学习、交流。我们口口声声说文化的重要、软实力,为何只在家门口兜卖而不多向西方推介、展示历代大画家、书法家的精品力作,也印制各种精美画册轰炸一下“西方文化中心”,让他们了解一下范宽、董源、马远、黄公望、倪瓒、徐渭、八大、石涛等大师的伟大,就像我们了解他们的达芬奇、凡高、毕加索的卓越一样?我们强大的国力难道还差这些钱?

6.jpg


老一代浮世绘花卉作品


西方许多近代画家的确从日本的浮世绘作品那种平面、单纯、强烈、富有装饰意味的东方艺术样式中受到极大启发而萌发出绘画艺术的革命。记得国内许多艺术家都不服气,纷纷说日本浮世绘还不是学中国的,那仅是“流”,而真正的“源”却在中国。言下之意,西方艺术革命之功应归于中国而不是日本。这种民族自尊心可以理解,但一个艺术家就这种推论水平也让人大跌眼镜。

7.jpg


老一代浮世绘人物作品


不管怎样,日本从明治维新后不断接纳西方先进的文化及制度同时也不忘积极推介自己的文化,并采取多种不同的交流方式,直到现在仍然不遗余力,经过近二百年的催化,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同。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就是通过这种大幅度的输出使其文化发扬光大,而且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又不断吸取西方艺术的营养不断地自我完善,故其后来的版画艺术不仅保留传统的艺术特色还注入新的元素使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我们这个祖师爷却关过门来自我陶醉、孤芳自赏,总认为自己的东西曾经引领世界潮流,从而幻想有一天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的文化中心而受到朝拜。

8.jpg


日本新一代版画具有浮世绘的传统


不要说走出国门,国内的艺术教育、社会环境现状又如何?前几年我阅过一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史竞赛卷,发现惨不忍睹,除了古代的画家阴差阳错,就连齐白石都放错地方,你说咱们的孩子怎能去整明白哪个是古代著名艺术家。看一下我们当下的文化、广告商业所注入的尽是各种当红的“艳星”而不是历代文化巨匠就不言自明。当一张白纸在最纯洁的阶段时不小心被那些撞倒的“五颜六色”所沾污,那么要想重新漂白那就旷日持久了。

9.jpg


新一代浮世绘作品

10.jpg


新一代浮世绘作品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培养其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那么长大后自然就对其文化失去信心从而形成文化的虚无主义。教育界尚此如此,你还希冀整个社会从文化使命感出发去改变这一切?

11.jpg

被美国博物馆收藏的日本画家版画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